打造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助力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構建黃河文物展示園區體系。發掘研究靈井“許昌人”、新密李家溝、新鄭裴李崗等遺址,探尋東亞現代人類起源和農業起源。整合提升北陽平、雙槐樹等仰韶文化遺址,實證“早期中國文化圈”的形成發展。挖掘研究登封王城崗、二里頭遺址等一批文化遺址,深化夏文化研究。依托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國家都城遺址,打造中國歷史主根脈文化地標。
推進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群落體系。推進河南博物院新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黃河國家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實施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計劃。支持鄭州百家博物館和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博物館群建設。
到2025年,文物資源保護展示和利用成效顯著;強化大遺址保護,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文旅融合中的地位更加突顯;積極推進中原博物館體系建設,富有中原特色的博物館群落基本完善;黃河文化公園、大運河文化公園、長城文化公園、長征文化公園基本建成。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省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豫政〔2022〕12號,完善運行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實施航空物流,冷鏈物流,多式聯運,應急物流,綠色物流,市場主體,重大項目實施等七大工程
豫政〔2022〕8號,設置健康、教育、經濟、參與決策管理、社會保障、家庭建設、環境、法律8個領域,提出76項主要目標和94項策略措施
突出兒童權利的優先保障,更加注重家庭,學校社會和網絡對兒童全方位全過程的綜合保護,更加強調促進兒童發展和保障兒童權利的制度機制建設
豫政〔2021〕66號,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應急管理法治建設,深化本質安全能力建設,提升社會安全應急素養等七項主要任務
豫政〔2021〕56號,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鄉鎮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5G網絡全覆蓋,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6%,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
豫政〔2021〕55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城鎮化率年均增速1.5個百分點左右,5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
豫政〔2021〕52號,現代商貿流通中心和現代供應鏈中心地位初步確立,流通網絡體系明顯優化,流通樞紐地位明顯提升,流通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建成全省教育專網和教育云體系,形成云網融合的信息網絡支撐環境,建成省級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完成全省教育專網建設任務;完成全省教育云體系構建任務
周政辦〔2022〕21號;建成符合ISO9001標準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晴雨預報準確率提高到89%以上,暴雨預報準確率提高15%
洛政〔2022〕25號;共設置17項主要指標,其中5個約束性指標,12個預期性指標;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機制基本建立;構建四區,四廊,一帶,多節點,多網絡的格局
安政〔2022〕4號,預計到2025年,年產值達到25億元;航空產業企業達到70家;安陽民用機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155噸
駐政〔2022〕40號;現代物流項目數66個;商務服務項目數59個;健康養老項目數7個;文化旅游項目數34個;電子商務項目數5個;科技服務項目數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