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自動化已經成為企業即開即用、敏捷配置的數字化轉型工具箱。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超級自動化有了很多新的價值。在概念深化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今年發布的《超級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2022)》中首次對其主要概念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理解,認為“超級自動化是多種技術能力與軟件工具組合,覆蓋了自動化從需求發現到應用實踐的全流程”;在技術發展方面,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智能流程管理、低代碼應用平臺、流程挖掘等工具和平臺,銜接起了企業級各類復雜業務場景,其綜合應用、交互使能是超級自動化發揮效能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作為底座,為超級自動化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在應用拓展方面,政府和企業使用超級自動化技術開始呈現出全面爆發的狀態。例如,日本全面引入RPA實現政務的數字化轉型,據統計各級政府的引入率已經超過90%。同時,產業創新層面,領先的RPA企業都不再局限于RPA或流程挖掘等單點能力的輸出,而是圍繞信通院提出的超級自動化技術與工具體系,開始由點及面的建立起立體服務架構。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規模化是指整合了豐富的人工智能開發,部署,測試,運維等能力,標準化是指將異構的軟硬件環境封裝為標準化的界面,可擴展是指可以不斷適配新的技術和工具
到端的MLOps一體化工具和細分場景的專項工具都非常火熱,端到端工具追求大而全的功能集,專項工具在局部或某些場景下功能和性能較好
AI軟件設施在近兩年成為產業焦點,AI開源框架生態,預訓練大模型體系,AI軟件平臺生態等內容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像水電一樣成為觸手可得的普惠資源
智能文檔處理、智能會議、知識管理、智能客服等各類企業智能應用不斷發展,全面賦能企業辦公、管理、決策、風控、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
頭部科技企業先后發布了AI治理戰略和治理體系,成立了相關委員會和工作組,聚焦企業層面的AI治理和風險管理體系,可信AI技術和保障工具也在蓬勃發展
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收支規模達850廳美元,預測,2022年該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約20%至 1017廳美元,并將于2025年突破2000廳美元大關, CAGR 達24.5%
調度決策外賣調度系統困住騎手;個性化推薦電商場景下的信息繭房和馬太效應;內容治理如何守護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人工智能可以放心使用嗎
數據不完備和濫用風險突出而損害用戶的權益;人工智能算法存在固有缺陷在可解釋性魯棒性偏見歧視等方面尚存在局限;企業人工智能管理體系不完善
企業作為落實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的重要主體,形成覆蓋人工智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機制,提出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
構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可用、可靠、可信,其內涵包括提升技術安全和構建技術管理機制兩個層面工作
在規劃設計階段機器學習場景中固有的不可預測性,傳達實施偏差會進一步加劇;在研發部署階段模型運行之后的動態更新缺乏足夠驗證等挑戰
高增長:未來五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平均增速將超過20%;高集中:軟件占比近40%硬件產品占比接近35%;高壁壘:滲透率還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