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機器人發展正加速邁進產業化臨界點。2025年,被業界普遍譽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預計2030年后產業滲透率將進入指數級增長通道,2035年全球出貨量或達400萬-1000萬臺。中國內地市場方面,在政策驅動、技術拐點、場景革命、及本土供應鏈優勢的多重共振下,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新能源汽車成功經驗,形成領先優勢。本文系統對比及梳理了人形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綜合考量各零部件的價值量占比、技術難度以及國產化進度。
人形機器人需求廣闊,2035年有望達千萬級出貨量。2023-25年原型機密集發布并快速迭代,眾多科技明星公司和初創團隊紛紛切入新賽道,在原型機發布上,中國內地企業表現亮眼,如小米cyber-one、小鵬Iron、宇樹 H1等。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廣闊,短期來看,主要應用于工業和社會服務,但中長期維度,更看好具有to C屬性的家庭市場。2025年被業界普遍譽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預計2030年后產業滲透率將進入指數級增長通道,2035年全球出貨量有望達400萬-1000萬臺,2024-35 年復合增長率70.6%至84.9%,其中服務人形機器人份額將上升至84%。
政策和資本助力,內地人形機器人發展進入快車道。政策上,中央政府通過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等政策,明確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階段目標,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推動產業生態建設。地方層面,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相繼發布文件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資本端,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投資熱情高漲,2024年,中國內地機器人行業共 發生200起左右投融資事件,金額總計超200億元人民幣。技術上,中國內地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全球競爭力逐漸凸顯,截至2023年,中國已累計申請6618件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成為申請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優必選科技已經在人形機器人的有效專利儲備量方面排名全 球第一,高于本田、索尼、豐田等企業。預計中國人形機器人2024 35 年的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75%,2035年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5%。、
智能化和零部件優勢顯著,中國內地有望復制新能源汽車成功經驗。中國內地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優勢體現在智能化和本體制造產業鏈。 智能化方面,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和新能源車均是具身智能的代表。中國內地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系統集成經驗,能夠快速 將這些技術遷移到人形機器人開發中,不僅加速研發進程,還能有效降低成本,為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本體量產方面,人形機器人關節電機、傳感器、電池等核心部件與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重疊度達60%以上,憑借內地在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優勢,中國內地人形機器人本 體制造同樣具備規模化降本潛力。
![]() |
機器人底盤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機器人 講解機器人 迎賓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底盤 商用機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務機器人 大屏機器人 霧化消毒機器人 紫外線消毒機器人 消毒機器人價格 展廳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底盤 核酸采樣機器人 智能配送機器人 導覽機器人 |